Keep-Alive 来源 :http://www.nowamagic.net/academy/detail/23350305
服务器心跳 来源 :http://www.cnblogs.com/lwy19998273333/p/6078571.html
服务响应时间过长时,
(1)对于 https 请求, 需要设置 keepalive, 这样可以使得后续访问省略 SSL 握手环节。节省响应时间。但是, 对于频率太低的访问就没什么帮助了
(2)对于一些低频访问, 常用的做法是增加心跳. 但问题会更加复杂, 即要考虑到强行保持连接对服务器服务能力的影响, 又要考虑到由此引入的代码复杂性,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考虑业务的实际情况
在http早期,每个http请求都要求打开一个tpc socket连接,并且使用一次之后就断开这个tcp连接。
使用keep-alive可以改善这种状态,即在一次TCP连接中可以持续发送多份数据而不会断开连接。通过使用keep-alive机制,可以减少tcp连接建立次数,也意味着可以减少TIME_WAIT状态连接,以此提高性能和提高httpd服务器的吞吐率(更少的tcp连接意味着更少的系统内核调用,socket的accept()和close()调用)。
但是,keep-alive并不是免费的午餐,长时间的tcp连接容易导致系统资源无效占用。配置不当的keep-alive,有时比重复利用连接带来的损失还更大。所以,正确地设置keep-alive timeout时间非常重要。
Httpd守护进程,一般都提供了keep-alive timeout时间设置参数。比如nginx的keepalive_timeout,和Apache的KeepAliveTimeout。这个keepalive_timout时间值意味着:一个http产生的tcp连接在传送完最后一个响应后,还需要hold住keepalive_timeout秒后,才开始关闭这个连接。
当httpd守护进程发送完一个响应后,理应马上主动关闭相应的tcp连接,设置 keepalive_timeout后,httpd守护进程会想说:”再等等吧,看看浏览器还有没有请求过来”,这一等,便是keepalive_timeout时间。如果守护进程在这个等待的时间里,一直没有收到浏览发过来http请求,则关闭这个http连接。
什么是心跳机制?
就是每隔几分钟发送一个固定信息(自定义的结构体心跳包)给服务端,服务端收到后回复一个固定信息,以确保连接的有效性的机制。如果服务端几分钟内没有收到客户端信息则视客户端断开。
发包方:可以是客户也可以是服务端,看哪边实现方便合理。 心跳包之所以叫心跳包是因为:它像心跳一样每隔固定时间发一次,以此来告诉服务器,这个客户端还活着。事实上这是为了保持长连接,至于这个包的内容,是没有什么特别规定的,不过一般都是很小的包,或者只包含包头的一个空包。心跳包主要也就是用于长连接的保活和断线处理。一般的应用下,判定时间在30-40秒比较不错。如果实在要求高,那就在6-9秒。
手机扫一扫
移动阅读更方便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