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Tools】SSHUsage
阅读原文时间:2023年07月08日阅读:1

SSH(Secure Shell 的缩写)是一种网络协议,用于加密两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,并且支持各种身份验证机制。还能对操作者进行认证(authentication)和授权(authorization)。明文的网络协议可以套用在它里面,从而实现加密。

SSH 软件分成两个部分:向服务器发出请求的部分,称为客户端(client),OpenSSH 的实现为 ssh;接收客户端发出的请求的部分,称为服务器(server),OpenSSH 的实现为 sshd。

1. Client

.1. 链接登录

OpenSSH 的客户端是二进制程序 ssh。它在 Linux/Unix 系统的位置是/usr/local/bin/ssh,Windows 系统的位置是/Program Files/OpenSSH/bin/ssh.exe

#查看版本
ssh -V
#远程登陆
ssh user@hostname  #或者: ssh -l username host
ssh -p 8821 foo.com

#查看链接服务器指纹
ssh-keygen -l -f /etc/ssh/ssh_host_ecdsa_key.pub
#删除 服务器指纹
ssh-keygen -R hostname

所谓“服务器指纹”,指的是 SSH 服务器公钥的哈希值。每台 SSH 服务器都有唯一一对密钥,用于跟客户端通信,其中公钥的哈希值就可以用来识别服务器。ssh 会将本机连接过的所有服务器公钥的指纹,都储存在本机的~/.ssh/known_hosts文件中。每次连接服务器时,通过该文件判断是否为陌生主机(陌生公钥)

.2. 远程命令
# 登录成功后,会立刻执行command 命令
ssh username@hostname command
ssh foo@server.example.com cat /etc/hosts

#互动式 shell
ssh -t server.example.com emacs
.3. 配置文件
1. 文件位置

SSH 客户端的全局配置文件/etc/ssh/ssh_config用户个人的配置文件在~/.ssh/config,优先级高于全局配置文件。除了配置文件,~/.ssh目录还有一些用户个人的密钥文件和其他文件。

  • ~/.ssh/id_ecdsa:用户的 ECDSA 私钥。
  • ~/.ssh/id_ecdsa.pub:用户的 ECDSA 公钥。
  • ~/.ssh/id_rsa:用于 SSH 协议版本2 的 RSA 私钥。
  • ~/.ssh/id_rsa.pub:用于SSH 协议版本2 的 RSA 公钥。
  • ~/.ssh/identity:用于 SSH 协议版本1 的 RSA 私钥。
  • ~/.ssh/identity.pub:用于 SSH 协议版本1 的 RSA 公钥。
  • ~/.ssh/known_hosts:包含 SSH 服务器的公钥指纹。
2. 主机设置

用户个人的配置文件~/.ssh/config,可以按照不同服务器,列出各自的连接参数,从而不必每一次登录都输入重复的参数。

Host *
     Port 2222

Host remoteserver
     HostName remote.example.com
     User neo
     Port 2112

Host *表示对所有主机生效,后面的Port 2222表示所有主机的默认连接端口都是2222,这样就不用在登录时特别指定端口了。这里的缩进并不是必需的,只是为了视觉上,易于识别针对不同主机的设置。

3. 配置命名
  • AddressFamily inet:表示只使用 IPv4 协议。如果设为inet6,表示只使用 IPv6 协议。
  • BindAddress 192.168.10.235:指定本机的 IP 地址(如果本机有多个 IP 地址)。
  • CheckHostIP yes:检查 SSH 服务器的 IP 地址是否跟公钥数据库吻合。
  • Ciphers blowfish,3des:指定加密算法。
  • Compression yes:是否压缩传输信号。
  • ConnectionAttempts 10:客户端进行连接时,最大的尝试次数。
  • ConnectTimeout 60:客户端进行连接时,服务器在指定秒数内没有回复,则中断连接尝试。
  • DynamicForward 1080:指定动态转发端口。
  • GlobalKnownHostsFile /users/smith/.ssh/my_global_hosts_file:指定全局的公钥数据库文件的位置。
  • Host server.example.com:指定连接的域名或 IP 地址,也可以是别名,支持通配符。Host命令后面的所有配置,都是针对该主机的,直到下一个Host命令为止。
  • HostKeyAlgorithms ssh-dss,ssh-rsa:指定密钥算法,优先级从高到低排列。
  • HostName myserver.example.com:在Host命令使用别名的情况下,HostName指定域名或 IP 地址。
  • IdentityFile keyfile:指定私钥文件。
  • LocalForward 2001 localhost:143:指定本地端口转发。
  • LogLevel QUIET:指定日志详细程度。如果设为QUIET,将不输出大部分的警告和提示。
  • MACs hmac-sha1,hmac-md5:指定数据校验算法。
  • NumberOfPasswordPrompts 2:密码登录时,用户输错密码的最大尝试次数。
  • PasswordAuthentication no:指定是否支持密码登录。不过,这里只是客户端禁止,真正的禁止需要在 SSH 服务器设置。
  • Port 2035:指定客户端连接的 SSH 服务器端口。
  • PreferredAuthentications publickey,hostbased,password:指定各种登录方法的优先级。
  • Protocol 2:支持的 SSH 协议版本,多个版本之间使用逗号分隔。
  • PubKeyAuthentication yes:是否支持密钥登录。这里只是客户端设置,还需要在 SSH 服务器进行相应设置。
  • RemoteForward 2001 server:143:指定远程端口转发。
  • SendEnv COLOR:SSH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的环境变量名,多个环境变量之间使用空格分隔。环境变量的值从客户端当前环境中拷贝。
  • ServerAliveCountMax 3:如果没有收到服务器的回应,客户端连续发送多少次keepalive信号,才断开连接。该项默认值为3。
  • ServerAliveInterval 300:客户端建立连接后,如果在给定秒数内,没有收到服务器发来的消息,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keepalive消息。如果不希望客户端发送,这一项设为0
  • StrictHostKeyChecking yesyes表示严格检查,服务器公钥为未知或发生变化,则拒绝连接。no表示如果服务器公钥未知,则加入客户端公钥数据库,如果公钥发生变化,不改变客户端公钥数据库,输出一条警告,依然允许连接继续进行。ask(默认值)表示询问用户是否继续进行。
  • TCPKeepAlive yes:客户端是否定期向服务器发送keepalive信息。
  • User userName:指定远程登录的账户名。
  • UserKnownHostsFile /users/smith/.ssh/my_local_hosts_file:指定当前用户的known_hosts文件(服务器公钥指纹列表)的位置。
  • VerifyHostKeyDNS yes:是否通过检查 SSH 服务器的 DNS 记录,确认公钥指纹是否与known_hosts文件保存的一致。

2. 密钥登录

预备步骤,客户端通过ssh-keygen生成自己的公钥和私钥。OpenSSH 提供了一个工具程序ssh-keygen命令,用来生成密钥。

  • 第一步,手动将客户端的公钥放入远程服务器的指定位置

用户公钥保存在服务器的~/.ssh/authorized_keys文件。你要以哪个用户的身份登录到服务器,密钥就必须保存在该用户主目录的~/.ssh/authorized_keys文件。只要把公钥添加到这个文件之中,就相当于公钥上传到服务器了。每个公钥占据一行。如果该文件不存在,可以手动创建。

  • 第二步,客户端向服务器发起 SSH 登录的请求

  • 第三步,服务器收到用户 SSH 登录的请求,发送一些随机数据给用户,要求用户证明自己的身份

  • 第四步,客户端收到服务器发来的数据,使用私钥对数据进行签名,然后再发还给服务器

  • 第五步,服务器收到客户端发来的加密签名后,使用对应的公钥解密,然后跟原始数据比较。如果一致,就允许用户登录。

    ssh-keygen
    chmod 600 ~/.ssh/id_rsa
    chmod 600 ~/.ssh/id_rsa.pub

    cat ~/.ssh/id_rsa.pub | ssh user@host "mkdir -p ~/.ssh && cat >> ~/.ssh/authorized_keys"

    #ssh-copy-id: 自动上传公钥
    ssh-copy-id -i key_file user@host #-i参数用来指定公钥文件,user是所要登录的账户名,host是服务器地址。如果authorized_keys文件已经存在,使用ssh-copy-id命令之前,务必保证authorized_keys文件的末尾是换行符(假设该文件已经存在)。

ssh-agent命令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设计的,它让用户在整个 Bash 对话(session)之中,只在第一次使用 SSH 命令时输入密码,然后将私钥保存在内存中,后面都不需要再输入私钥的密码了。

  • 为了安全性,启用密钥登录之后,最好关闭服务器的密码登录。 sshd 的配置文件/etc/ssh/sshd_config PasswordAuthentication no
ssh-agent bash
eval `ssh-agent`

3. 证书登录

证书登录的主要优点有两个:(1)用户和服务器不用交换公钥,这更容易管理,也具有更好的可扩展性。(2)证书可以设置到期时间,而公钥没有到期时间。针对不同的情况,可以设置有效期很短的证书,进一步提高安全性。

  • (1)用户和服务器都将自己的公钥,发给 CA;(2)CA 使用服务器公钥,生成服务器证书,发给服务器;(3)CA 使用用户的公钥,生成用户证书,发给用户。
  • 第一步,用户登录服务器时,SSH 自动将用户证书发给服务器。

  • 第二步,服务器检查用户证书是否有效,以及是否由可信的 CA 颁发。证实以后,就可以信任用户。

  • 第三步,SSH 自动将服务器证书发给用户。

  • 第四步,用户检查服务器证书是否有效,以及是否由信任的 CA 颁发。证实以后,就可以信任服务器。

  • 第五步,双方建立连接,服务器允许用户登录。

    生成 CA 签发用户证书的密钥

    $ ssh-keygen -t rsa -b 4096 -f ~/.ssh/user_ca -C user_ca

  • -t rsa:指定密钥算法 RSA。

  • -b 4096:指定密钥的位数是4096位。安全性要求不高的场合,这个值可以小一点,但是不应小于1024。

  • -f ~/.ssh/user_ca:指定生成密钥的位置和文件名。

  • -C user_ca:指定密钥的识别字符串,相当于注释,可以随意设置。

4. Server

# 启动
$ sudo systemctl start sshd.service
# 停止
$ sudo systemctl stop sshd.service
# 重启
$ sudo systemctl restart sshd.service
# 让 sshd 在计算机下次启动时自动运行。
$ sudo systemctl enable sshd.service
$ sudo systemctl restart sshd.service  #配置文件修改以后,并不会自动生效,必须重新启动 sshd。
$ sshd -f /usr/local/ssh/my_config #sshd 启动时会自动读取默认的配置文件。如果希望使用其他的配置文件,可以用 sshd 命令的`-f`参数指定。
.1. 配置文件

sshd 的配置文件在/etc/ssh目录,主配置文件是sshd_config,此外还有一些安装时生成的密钥。

  • /etc/ssh/sshd_config:配置文件
  • /etc/ssh/ssh_host_ecdsa_key:ECDSA 私钥。
  • /etc/ssh/ssh_host_ecdsa_key.pub:ECDSA 公钥。
  • /etc/ssh/ssh_host_key:用于 SSH 1 协议版本的 RSA 私钥。
  • /etc/ssh/ssh_host_key.pub:用于 SSH 1 协议版本的 RSA 公钥。
  • /etc/ssh/ssh_host_rsa_key:用于 SSH 2 协议版本的 RSA 私钥。
  • /etc/ssh/ssh_host_rsa_key.pub:用于 SSH 2 协议版本的 RSA 公钥。
  • /etc/pam.d/sshd:PAM 配置文件。

修改配置文件以后,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验证,配置文件是否有语法错误。

$ sshd -t

新的配置文件生效,必须重启 sshd。

$ sudo systemctl restart sshd
.2. 配置命令
  • AcceptEnvAcceptEnv指定允许接受客户端通过SendEnv命令发来的哪些环境变量,即允许客户端设置服务器的环境变量清单,变量名之间使用空格分隔(AcceptEnv PATH TERM)。

  • AllowGroupsAllowGroups指定允许登录的用户组(AllowGroups groupName,多个组之间用空格分隔。如果不使用该项,则允许所有用户组登录。

  • AllowUsersAllowUsers指定允许登录的用户,用户名之间使用空格分隔(AllowUsers user1 user2),也可以使用多行AllowUsers命令指定,用户名支持使用通配符。如果不使用该项,则允许所有用户登录。该项也可以使用用户名@域名的格式(比如AllowUsers jones@example.com)。

  • AllowTcpForwardingAllowTcpForwarding指定是否允许端口转发,默认值为yesAllowTcpForwarding yes),local表示只允许本地端口转发,remote表示只允许远程端口转发。

  • AuthorizedKeysFileAuthorizedKeysFile指定储存用户公钥的目录,默认是用户主目录的ssh/authorized_keys目录(AuthorizedKeysFile .ssh/authorized_keys)。

  • BannerBanner指定用户登录后,sshd 向其展示的信息文件(Banner /usr/local/etc/warning.txt),默认不展示任何内容。

  • ChallengeResponseAuthenticationChallengeResponseAuthentication指定是否使用“键盘交互”身份验证方案,默认值为yesChallengeResponseAuthentication yes)。从理论上讲,“键盘交互”身份验证方案可以向用户询问多重问题,但是实践中,通常仅询问用户密码。如果要完全禁用基于密码的身份验证,请将PasswordAuthenticationChallengeResponseAuthentication都设置为no

  • CiphersCiphers指定 sshd 可以接受的加密算法(Ciphers 3des-cbc),多个算法之间使用逗号分隔。

  • ClientAliveCountMaxClientAliveCountMax指定建立连接后,客户端失去响应时,服务器尝试连接的次数(ClientAliveCountMax 8)。

  • ClientAliveIntervalClientAliveInterval指定允许客户端发呆的时间,单位为秒(ClientAliveInterval 180)。如果这段时间里面,客户端没有发送任何信号,SSH 连接将关闭。

  • CompressionCompression指定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是否压缩。默认值为yesCompression yes

  • DenyGroupsDenyGroups指定不允许登录的用户组(DenyGroups groupName)。

  • DenyUsersDenyUsers指定不允许登录的用户(DenyUsers user1),用户名之间使用空格分隔,也可以使用多行DenyUsers命令指定。

  • FascistLogging:SSH 1 版本专用,指定日志输出全部 Debug 信息(FascistLogging yes)。

  • HostKeyHostKey指定 sshd 服务器的密钥,详见前文。

  • KeyRegenerationIntervalKeyRegenerationInterval指定 SSH 1 版本的密钥重新生成时间间隔,单位为秒,默认是3600秒(KeyRegenerationInterval 3600)。

  • ListenAddressListenAddress指定 sshd 监听的本机 IP 地址,即 sshd 启用的 IP 地址,默认是 0.0.0.0(ListenAddress 0.0.0.0)表示在本机所有网络接口启用。可以改成只在某个网络接口启用(比如ListenAddress 192.168.10.23),也可以指定某个域名启用(比如ListenAddress server.example.com)。如果要监听多个指定的 IP 地址,可以使用多行ListenAddress命令。

    ListenAddress 172.16.1.1
    ListenAddress 192.168.0.1

  • LoginGraceTimeLoginGraceTime指定允许客户端登录时发呆的最长时间,比如用户迟迟不输入密码,连接就会自动断开,单位为秒(LoginGraceTime 60)。如果设为0,就表示没有限制。

  • LogLevelLogLevel指定日志的详细程度,可能的值依次为QUIETFATALERRORINFOVERBOSEDEBUGDEBUG1DEBUG2DEBUG3,默认为INFOLogLevel INFO)。

  • MACsMACs指定sshd 可以接受的数据校验算法(MACs hmac-sha1),多个算法之间使用逗号分隔。

  • MaxAuthTriesMaxAuthTries指定允许 SSH 登录的最大尝试次数(MaxAuthTries 3),如果密码输入错误达到指定次数,SSH 连接将关闭。

  • MaxStartupsMaxStartups指定允许同时并发的 SSH 连接数量(MaxStartups)。如果设为0,就表示没有限制。这个属性也可以设为A:B:C的形式,比如MaxStartups 10:50:20,表示如果达到10个并发连接,后面的连接将有50%的概率被拒绝;如果达到20个并发连接,则后面的连接将100%被拒绝。

  • PasswordAuthenticationPasswordAuthentication指定是否允许密码登录,默认值为yesPasswordAuthentication yes),建议改成no(禁止密码登录,只允许密钥登录)。

  • PermitEmptyPasswordsPermitEmptyPasswords指定是否允许空密码登录,即用户的密码是否可以为空,默认为yesPermitEmptyPasswords yes),建议改成no(禁止无密码登录)。

  • PermitRootLoginPermitRootLogin指定是否允许根用户登录,默认为yesPermitRootLogin yes),建议改成no(禁止根用户登录)。还有一种写法是写成prohibit-password,表示 root 用户不能用密码登录,但是可以用密钥登录。

    PermitRootLogin prohibit-password

  • PermitUserEnvironmentPermitUserEnvironment指定是否允许 sshd 加载客户端的~/.ssh/environment文件和~/.ssh/authorized_keys文件里面的environment= options环境变量设置。默认值为noPermitUserEnvironment no)。

  • PortPort指定 sshd 监听的端口,即客户端连接的端口,默认是22(Port 22)。出于安全考虑,可以改掉这个端口(比如Port 8822)。配置文件可以使用多个Port命令,同时监听多个端口。

    Port 22
    Port 80
    Port 443
    Port 8080

  • PrintMotdPrintMotd指定用户登录后,是否向其展示系统的 motd(Message of the day)的信息文件/etc/motd。该文件用于通知所有用户一些重要事项,比如系统维护时间、安全问题等等。默认值为yesPrintMotd yes),由于 Shell 一般会展示这个信息文件,所以这里可以改为no

  • PrintLastLogPrintLastLog指定是否打印上一次用户登录时间,默认值为yesPrintLastLog yes)。

  • ProtocolProtocol指定 sshd 使用的协议。Protocol 1表示使用 SSH 1 协议,建议改成Protocol 2(使用 SSH 2 协议)。Protocol 2,1表示同时支持两个版本的协议。

  • PubKeyAuthenticationPubKeyAuthentication指定是否允许公钥登录,默认值为yesPubKeyAuthentication yes)。

  • QuietMode:SSH 1 版本专用,指定日志只输出致命的错误信息(QuietMode yes)。

  • RSAAuthenticationRSAAuthentication指定允许 RSA 认证,默认值为yesRSAAuthentication yes)。

  • ServerKeyBitsServerKeyBits指定 SSH 1 版本的密钥重新生成时的位数,默认是768(ServerKeyBits 768)。

  • StrictModesStrictModes指定 sshd 是否检查用户的一些重要文件和目录的权限。默认为yesStrictModes yes),即对于用户的 SSH 配置文件、密钥文件和所在目录,SSH 要求拥有者必须是根用户或用户本人,用户组和其他人的写权限必须关闭。

  • SyslogFacilitySyslogFacility指定 Syslog 如何处理 sshd 的日志,默认是 Auth(SyslogFacility AUTH)。

  • TCPKeepAliveTCPKeepAlive指定打开 sshd 跟客户端 TCP 连接的 keepalive 参数(TCPKeepAlive yes)。

  • UseDNSUseDNS指定用户 SSH 登录一个域名时,服务器是否使用 DNS,确认该域名对应的 IP 地址包含本机(UseDNS yes)。打开该选项意义不大,而且如果 DNS 更新不及时,还有可能误判,建议关闭。

  • UseLoginUseLogin指定用户认证内部是否使用/usr/bin/login替代 SSH 工具,默认为noUseLogin no)。

  • UserPrivilegeSeparationUserPrivilegeSeparation指定用户认证通过以后,使用另一个子线程处理用户权限相关的操作,这样有利于提高安全性。默认值为yesUsePrivilegeSeparation yes)。

  • VerboseMode:SSH 2 版本专用,指定日志输出详细的 Debug 信息(VerboseMode yes)。

  • X11ForwardingX11Forwarding指定是否打开 X window 的转发,默认值为 no(X11Forwarding no)。

5. 端口转发

端口转发有两个主要作用:端口转发有三种使用方法:动态转发本地转发远程转发

(1)将不加密的数据放在 SSH 安全连接里面传输,使得原本不安全的网络服务增加了安全性,比如通过端口转发访问 Telnet、FTP 等明文服务,数据传输就都会加密。

(2)作为数据通信的加密跳板,绕过网络防火墙。

.1. 动态转发

动态转发指的是,本机与 SSH 服务器之间创建了一个加密连接,然后本机内部针对某个端口的通信,都通过这个加密连接转发。它的一个使用场景就是,访问所有外部网站,都通过 SSH 转发。

  • 动态转发需要把本地端口绑定到 SSH 服务器。至于 SSH 服务器要去访问哪一个网站,完全是动态的,取决于原始通信
ssh -D local-port tunnel-host -N

#使用案例
ssh -D 2121 tunnel-host -N
curl -x socks5://localhost:2121 http://www.example.com  #curl 的`-x`参数指定代理服务器,即通过 SOCKS5 协议的本地`2121`端口,访问`http://www.example.com`。

-D表示动态转发,local-port是本地端口,tunnel-host是 SSH 服务器,-N表示这个 SSH 连接只进行端口转发,不登录远程 Shell,不能执行远程命令,只能充当隧道。

.2. 本地转发

SSH 服务器作为中介的跳板机,建立本地计算机与特定目标网站之间的加密连接。本地转发是在本地计算机的 SSH 客户端建立的转发规则。

  • 指定一个本地端口(local-port),所有发向那个端口的请求,都会转发到 SSH 跳板机(tunnel-host),然后 SSH 跳板机作为中介,将收到的请求发到目标服务器(target-host)的目标端口(target-port)。
  • 本地端口转发采用 HTTP 协议,不用转成 SOCKS5 协议。
ssh -L local-port:target-host:target-port tunnel-host
#`-L`参数表示本地转发,`local-port`是本地端口,`target-host`是你想要访问的目标服务器,`target-port`是目标服务器的端口,`tunnel-host`是 SSH 跳板机

#使用案例
#现在有一台 SSH 跳板机`tunnel-host`,我们想要通过这台机器,在本地`2121`端口与目标网站`www.example.com`的80端口之间建立 SSH 隧道
ssh -L 2121:www.example.com:80 tunnel-host -N
#访问本机的`2121`端口,就是访问`www.example.com`的80端口
curl http://localhost:2121
.3. 远程转发

远程转发则是通过远程计算机访问本地计算机

#`-R`参数表示远程端口转发,`remote-port`是远程计算机的端口,`target-host`和`target-port`是目标服务器及其端口,`remotehost`是远程计算机。
ssh -R remote-port:target-host:target-port -N remotehost
  • 内网某台服务器localhost在 80 端口开了一个服务,可以通过远程转发将这个 80 端口,映射到具有公网 IP 地址的my.public.server服务器的 8080 端口,使得访问my.public.server:8080这个地址,就可以访问到那台内网服务器的 80 端口

    ssh -R 8080:localhost:80 -N my.public.server
    #在内网localhost服务器上执行,建立从localhostmy.public.server的 SSH 隧道。运行以后,用户访问my.public.server:8080,就会自动映射到localhost:80

  • 本地计算机local在外网,SSH 跳板机和目标服务器my.private.server都在内网,必须通过 SSH 跳板机才能访问目标服务器。但是,本地计算机local无法访问内网之中的 SSH 跳板机,而 SSH 跳板机可以访问本机计算机。

    ssh -R 2121:my.private.server:80 -N local

如果经常执行远程端口转发,可以将设置写入 SSH 客户端的用户个人配置文件(~/.ssh/config)。

Host remote-forward
  HostName test.example.com
  RemoteForward remote-port target-host:target-port

完成上面的设置后,执行下面的命令就会建立远程转发。

$ ssh -N remote-forward

# 等同于
$ ssh -R remote-port:target-host:target-port -N test.example.com

6. SCP 命令

scp是 secure copy 的缩写,相当于cp命令 + SSH。它的底层是 SSH 协议,默认端口是22,相当于先使用ssh命令登录远程主机,然后再执行拷贝操作。使用scp传输数据时,文件和密码都是加密的,不会泄漏敏感信息。

scp主要用于以下三种复制操作。

  • 本地复制到远程。
  • 远程复制到本地。
  • 两个远程系统之间的复制。
#`source`是文件当前的位置,`destination`是文件所要复制到的位置
scp source destination
scp user@host:foo.txt bar.txt

(1)本地文件复制到远程

  • 复制本机文件到远程系统的用法如下。

    语法

    $ scp SourceFile user@host:directory/TargetFile

    示例

    $ scp file.txt remote_username@10.10.0.2:/remote/directory

  • 下面是复制整个目录的例子。

    将本机的 documents 目录拷贝到远程主机,

    会在远程主机创建 documents 目录

    $ scp -r documents username@server_ip:/path_to_remote_directory

    将本机整个目录拷贝到远程目录下

    $ scp -r localmachine/path_to_the_directory username@server_ip:/path_to_remote_directory/

    将本机目录下的所有内容拷贝到远程目录下

    $ scp -r localmachine/path_to_the_directory/* username@server_ip:/path_to_remote_directory/

(2)远程文件复制到本地

  • 从远程主机复制文件到本地的用法如下。

    语法

    $ scp user@host:directory/SourceFile TargetFile

    示例

    $ scp remote_username@10.10.0.2:/remote/file.txt /local/directory

  • 下面是复制整个目录的例子。

    拷贝一个远程目录到本机目录下

    $ scp -r username@server_ip:/path_to_remote_directory local-machine/path_to_the_directory/

    拷贝远程目录下的所有内容,到本机目录下

    $ scp -r username@server_ip:/path_to_remote_directory/* local-machine/path_to_the_directory/
    $ scp -r user@host:directory/SourceFolder TargetFolder

(3)两个远程系统之间的复制

  • 本机发出指令,从远程主机 A 拷贝到远程主机 B 的用法如下。

    语法

    $ scp user@host1:directory/SourceFile user@host2:directory/SourceFile

    示例

    $ scp user1@host1.com:/files/file.txt user2@host2.com:/files

7. SFTP 命令

sftp是 SSH 提供的一个客户端应用程序,主要用来安全地访问 FTP。因为 FTP 是不加密协议,很不安全,sftp就相当于将 FTP 放入了 SSH。

sftp username@hostname
  • ls [directory]:列出一个远程目录的内容。如果没有指定目标目录,则默认列出当前目录。
  • cd directory:从当前目录改到指定目录。
  • mkdir directory:创建一个远程目录。
  • rmdir path:删除一个远程目录。
  • put localfile [remotefile]:本地文件传输到远程主机。
  • get remotefile [localfile]:远程文件传输到本地。
  • help:显示帮助信息。
  • bye:退出 sftp。
  • quit:退出 sftp。
  • exit:退出 sftp。

8. RSYNC

在本地计算机与远程计算机之间,或者两个本地目录之间同步文件(但不支持两台远程计算机之间的同步)。它也可以当作文件复制工具,替代cpmv命令。

#`-r`表示递归,即包含子目录。注意,`-r`是必须的,否则 rsync 运行不会成功。`source`目录表示源目录,`destination`表示目标目录。上面命令执行以后,目标目录下就会出现`destination/source`这个子目录。
rsync -r source destination
#`source1`、`source2`都会被同步到`destination`目录
rsync -r source1 source2 destination
  • 可以将本地内容,同步到远程服务器

    $ rsync -av source/ username@remote_host:destination

  • 也可以将远程内容同步到本地

    $ rsync -av username@remote_host:source/ destination

    $ rsync -av source/ 192.168.122.32::module/destination

注意,上面地址中的module并不是实际路径名,而是 rsync 守护程序指定的一个资源名,由管理员分配。

如果想知道 rsync 守护程序分配的所有 module 列表,可以执行下面命令。

$ rsync rsync://192.168.122.32

rsync 协议除了使用双冒号,也可以直接用rsync://协议指定地址。

$ rsync -av source/ rsync://192.168.122.32/module/destination

第一次同步是全量备份,所有文件在基准目录里面同步一份。以后每一次同步都是增量备份,只同步源目录与基准目录之间有变动的部分,将这部分保存在一个新的目标目录。这个新的目标目录之中,也是包含所有文件,但实际上,只有那些变动过的文件是存在于该目录,其他没有变动的文件都是指向基准目录文件的硬链接。

--link-dest参数用来指定同步时的基准目录。

$ rsync -a --delete --link-dest /compare/path /source/path /target/path

上面命令中,--link-dest参数指定基准目录/compare/path,然后源目录/source/path跟基准目录进行比较,找出变动的文件,将它们拷贝到目标目录/target/path。那些没变动的文件则会生成硬链接。这个命令的第一次备份时是全量备份,后面就都是增量备份了。

下面是一个脚本示例,备份用户的主目录。

#!/bin/bash

# A script to perform incremental backups using rsync

set -o errexit
set -o nounset
set -o pipefail

readonly SOURCE_DIR="${HOME}"
readonly BACKUP_DIR="/mnt/data/backups"
readonly DATETIME="$(date '+%Y-%m-%d_%H:%M:%S')"
readonly BACKUP_PATH="${BACKUP_DIR}/${DATETIME}"
readonly LATEST_LINK="${BACKUP_DIR}/latest"

mkdir -p "${BACKUP_DIR}"

rsync -av --delete \
  "${SOURCE_DIR}/" \
  --link-dest "${LATEST_LINK}" \
  --exclude=".cache" \
  "${BACKUP_PATH}"

rm -rf "${LATEST_LINK}"
ln -s "${BACKUP_PATH}" "${LATEST_LINK}"

上面脚本中,每一次同步都会生成一个新目录${BACKUP_DIR}/${DATETIME},并将软链接${BACKUP_DIR}/latest指向这个目录。下一次备份时,就将${BACKUP_DIR}/latest作为基准目录,生成新的备份目录。最后,再将软链接${BACKUP_DIR}/latest指向新的备份目录。

Resourc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