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查看代码
硬件层:
inode(属性)--->文件的内容
Linux内核:
struct inode{}用来描述一个文件的屋里inode的信息【链表保存】,系统识别到一个文件的存在,
就会为它创建一个struct inode,一个文件只会唯一对应一个struct inode
struct file{}用来描述一个已经打开的文件:
文件状态标记(如:O_RDONLY、O_WRONLY......)
文件的偏移量/offset(类似“光标”)
struct inode*
每一个打开的文件都会对应一个struct file
一个文件可以被多个不同的进程打开,一个进程也可以打开多个文件
操作文件的过程:
struct file---> struct inode--->硬件上面的inode--->文件的内容
linux为了屏蔽文件操作的具体细节,为每一个进程创建一个“进程文件表项”,保存每一个进程打开的文件的 struct file* 的数组
struct file*fds[]
0 struct file*--->struct inode......
1 struct file*--->struct inode......
......
linux再提供操作文件的函数接口:
fd = open()
打开一个指定的文件,返回“进程文件表项”的下标,
int "文件描述符":在linux应用中,用来描述一个已经打开的文件,每一个打开的文件都有有个唯一的id,后续操作这个文件,
都是通过这个id操作该文件
read(fd)
write(fd)
close(fd)
......
linux系统提供的这些用于操作文件的接口函数(open,read.....),我们称为“系统IO”
系统IO:操作系统提供的对文件的输入输出的接口
点击查看代码
NAME
open, openat, creat - open and possibly create a file
打开或者创建(创建并打开)一个文件
SYNOPSIS
#include <sys/types.h>
#include <sys/stat.h>
#include <fcntl.h>
int open(const char *pathname, int flags);
int open(const char *pathname, int flags, mode_t mode);
pathname:要打开或者创建的文件名,带路径(不带路径表示当前路径)
flags:打开文件的标记
O_RDONLY:只读
O_WRONLY:只写
O_RDWR:读写
以上三个标记只能选一个(文件的打开方式)
O_APPEND:追加标记,打开文件后,文件的偏移量会在文件的末尾。(默认情况下,读和写的 标记在文件的开头)
O_CREAT:创建标记,如果不存在,则创建文件
O_EXCL:该标记一般和O_CREAT配合使用,用来测试文件是否存在
如果指定O_CREAT | O_EXCL,并且文件存在,则open会失败,并且errno设置为 EEXIST,表示文件已存在
O_TRUNC:truncate 截短,清除文件内容
O_NONBLOCK:非阻塞方式打开文件
非阻塞:不等待
如果文件没有内容,read不会等待,直接返回一个错误
如果文件没有空间了,write不会阻塞,直接返回一个错误
阻塞:等待
如果文件没有内容,read会等待(直到有数据或出错)
如果文件没有空间了,write会阻塞,(直到有空间或出错)
。。。。。。
多个标记使用“|”链接(标记是使用位域实现的)
O_RDWR | O_CREAT | O_TRUNC
mode:指定创建的文件的权限,当第二个参数带有O_CREAT时,指定创建的文件的权限
返回值:成功打开一个文件,返回打开文件的文件描述符(>2 && int(下标))
操作系统会自动为每一个进程打开三个文件:
标准输入文件:文件描述符 STDIN_FILENO (0)
标准输出文件:文件描述符 STDOUT_FILENO (1)
标准出错文件:文件描述符 STDERR_FILENO (2)
失败返回-1,同时errno被设置
errno是一个全局变量,是用来保存最后一个出错的错误码
头文件: #include<srrno.h>
路径:/usr/include/errno.h
perror 把错误码对应的错误字符串打印出来
perro("user indi");
user indi:用户自己的提示信息
打印出来的形式:用户自己的提示信息:系统错误码的提示信息
int creat(const char *pathname, mode_t mode);
手机扫一扫
移动阅读更方便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