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Kali渗透基础》13. 无线渗透(三)
阅读原文时间:2023年08月29日阅读:3

@

目录


本系列侧重方法论,各工具只是实现目标的载体。

命令与工具只做简单介绍,其使用另见《安全工具录》。

本文以 kali-linux-2023.2-vmware-amd64 为例。

无线网卡使用 MT7612u 芯片。

无线渗透与其他章节独立,涵盖面广。

无线技术变化快,难度大。

理论是本章最有价值的部分。

1:无线通信过程

  • Probe(探测)

    • STA 向所有信道发出 Probe 帧,发现 AP
    • AP 应答 Response
  • Authentication(验证)

    • STA 向 AP 发出验证请求
    • 发生认证过程(步骤可变)
    • AP 响应 STA 的认证结果
  • Association(关联)

    • STA 发出关联请求
    • AP 响应关联请求
    • 关联成功,开始通信

WEP 探测过程

  • Beacon 标识使用 WEP 加密
  • STA 发送普通 Probe 帧
  • AP 响应 Probe Response 帧,声明其采用 WEP 加密

WPA 探测过程

  • 两个 AP 的 Beacon 包内容不同,但都声明采用 WPA 加密
  • 不同厂商对 802.11 标准的实现方式不同
  • 包头包含 WPA1 字段信息

WEP Open 认证与 Open 认证通信过程相同。

  • 成功认证后通信数据被 WEP 加密
  • 如果认证时客户端输入错误密码,认证依然可以通过
    • 起始向量被错误的密钥解密,完整性被破坏
    • 数据传输将失败
    • AP 将丢弃该 STA 的数据包
  • 认证响应正确,身份验证成功

PSK(Per-Shared Key),预共享密钥。

  • STA 发送认证请求
  • AP 返回随机 Challenge 消息(Cha)
  • STA 使用 PSK 加密 Cha 并发回给 AP
  • AP 使用 PSK 解密密文,获得 Cha 并与原始 Cha 比对
  • 相同则验证成功,不同则验证失败

大部分无线驱动首先尝试 Open 验证,如失败则尝试 PSK。

  • STA 向 AP 发送关联请求。
  • AP 向 STA 发送关联成功或失败结果

无论使用什么加密架构,关联过程完全相同。

对于隐藏 AP,STA 关联包中必须包含目标 AP 的 ESSID。

嗅探到此关联包,说明有隐藏 AP 存在。

2:加密

无线安全根源:

  • 802.11 基于无线电波发射信息
  • 嗅探侦听是主要问题
  • 加密机制是必须手段

加密机制:

  • Wired Equivalent Privacy(WEP)

    • 802.11 标准的一部分
    • 发布后不久被发现存在安全漏洞
  • Wi-Fi Protected Access(WPA)

    • WPA1
    • WPA2(802.11i 标准)
  • 无任何加密机制

  • 所有数据都可以被嗅探

  • STA 和 AP 协商拼配参数即可连入网络

WEP(Wired Equivalent Privacy)加密系统使用 RC4(Rivest Cipher 4)算法加密流量内容,实现机密性。

WEP 使用 RC4 算法产生伪随机序列流,将其与要传输的明文进行 xor 运算,再利用 CRC 算法生成 ICV 完整性校验值,再将刚刚的 xor 内容和 ICV 组合在一起,完成传输。

  • 使用 CRC-32 校验和来检测数据完整性。
  • 标准采用使用 24 位 Initialization Vector(IV)

IV 重用问题(IV 冲撞问题),即不同的数据帧加密时使用的 IV 值相同

  • 使用相同的数据帧加密密钥加密是不安全的。
  • 数据帧加密密钥是基密钥与 IV 串联而成。
  • 实际上用户普遍使用的基密钥是 Key ID 为 0 的 default key,因而不同的数据帧加密使用相同的 IV 是不安全的。
  • 而且,IV 是明文传送的,攻击者可以获得使用相同加密密钥的数据帧,由此获得密钥。
  • 所以要避免使用相同的 IV。不仅同一个用户站点要避免使用重复的 IV,而且要避免使用别的用户站点使用过的 IV。

WPA,Wi-Fi Protected Access。

802.11i 组为提高无线安全,开发两个新的链路层加密协议。

  • WPA1:Temporal Key Integrity Protocol(TKIP)

    较之 WEP 可动态改变密钥

  • WPA2:Counter Mode with CBC-MAC(CCMP)

WPA 两种安全类型:

  • WPA 个人:使用预设共享密钥(PSK)实现身份验证

    即常说的 WiFi 密码。

  • WPA 企业:使用 802.1X 和 Radius 服务器实现验证

    使用 Radius 服务器做 802.1X 认证,分发不同的密钥给各个终端用户。

2.3.1:WPA1

802.11i 第三版草案。

与 WEP 比较:

  • 都采用逐包进行密钥加密
  • 128 位的 key 和 48 位的初向量(IV)
  • RC4 流加密数据
  • 帧计数器避免重放攻击
  • TKIP 使用 Michael 算法进行完整性校验(MIC)
  • WEP 使用 CRC-32 进行完整性校验
  • 兼容早期版本硬件

2.3.2:WPA2

依据 802.11i 完全重新设计实现。

  • 也被称为 Robust Security Network(RSN)
  • CCMP 替代 TKIP
  • AES 加密算法取代了 RC4
  • 不兼容早期版本硬件

3:安全协议协商

协商认证方式:

  • PSK
  • 802.1X

单播和组播 / 广播流量加密套件:

  • TKIP
  • CCMP

STA 通过 Probe 获取无线网络信息。

  • 协商安全协议
  • 身份认证
  • 密钥分发和验证
  • 数据加密完整性

WPA 企业身份认证基于 Extensibl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(EAP)实现。

  • EAP-TLS,需要客户端和服务器证书
  • EAP-TTLS
  • PEAP 混合身份验证,只需要服务器证书

认证过程:

  • 客户端选择身份认证方式

  • AP 发送身份验证信息给 Radius Server

  • Radius Server 返回 “ Radius Accept ” 表示认证成功

    其中包含 Master Key(MK)

  • AP 通过 EAP 消息通知 STA 认证成功

  • 协商安全协议
  • 密钥分发和验证
  • 数据加密完整性

4:密钥交换

无线网络用于一组无线设备通信,关联到同一 AP 的设备共享无线信道。

对于单播、广播、组播,安全特性要求不同:

  • 单播通信需要单独密钥加密通信双方流量。

    pairwise key:对偶密钥(PTK)

  • 组播通信需要信任域内所有成员共享的同一密钥。

    group key:组密钥(GTK)

PMK(Pairwise Master Key),是在安全上下文中的最高级别密钥,通过对主密钥(Master Key,MK)进行 TLS-PRF 加密而获得。

对于企业服务密钥方式:

  • 由上层身份验证方法服务器生成。
  • 服务器通过 Radius 传递给 AP。
  • AP 通过 EAP 消息将密钥传递给所有 STA。

对于预共享密钥方式:

  • 使用 ESSID、PSK 和迭代运算,进行散列计算生成。
  • STA 和 AP 分别计算获得各自的 PMK,这一过程不在网络中传递或交换。
  • PMK 长度为 256 位,即 32 字节。

四步握手过程生成 PTK(Pairwise Transient Key):

  • AP 向 STA 发送 Anonce。
  • STA 使用自己的随机数(Snonce)计算出 PTK。
  • STA 将 Snonce 与 PTK 的消息完整性码(Message Integrity Code,MIC)发送给 AP。
  • AP 使用 Snonce 计算出相同的 PTK。
  • AP 计算 MIC,并将其与接收到的 MIC 进行比对。
  • 如果 MIC 一致,表明 STA 知晓 PMK。
  • AP 向 STA 发送 Group Transient Key(GTK)。
  • STA 回复 ACK,并使用密钥加密通信。

沉恨细思,不如桃杏,犹解嫁东风。

——《一丛花令》(宋)张先

手机扫一扫

移动阅读更方便

阿里云服务器
腾讯云服务器
七牛云服务器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