计算机网络的参考模型与5G协议
阅读原文时间:2023年07月08日阅读:3

一、分层思想

二、OSI七层参考模型

三、FPC/IP五层模型

四、数据的封装过程与PDU(协议数据单元)

五、数据的解封装过程

六、各层间通信与设备与层的对应关系

七、总结

一、分层思想

将复杂的流程分解为几个功能相对单一的子过程

(1)整个流程更清晰,复杂问题简单化

(2)更容易发现问题并针对性的解决问题

二、OSI七层参考模型

国际化组织(ISO)在1984年颁布了开放系统互连(OSI)参考模型,是一个开放系统结构将网络分为七层

分层

功能

应用层

网络服务与最终用户的一个接口

表示层

数据的表示、安全、压缩

会话层

建立,管理、中止会话

传输层

定义传输数据的协议端口号,以及流控和差错校验

网络层

进行逻辑地址寻址,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路径选择

数据链路层

进行硬件地址寻址,差错校验等功能

物理层

建立、维护、断开物理连接

三、FCP/IP 5层模型

应用层

HTTP   FTP   TFTP   SMTP   SNMP   DNS  

传输层

TCP     UDP

网络层

ICMOP   IGMP   IP   RARP   ARP

数据链路层

由底层网络定义的协议

物理层

HTTP:超文本传输协议  FTP:文件传输协议  SMTP:简单邮件传输协议  DNS:域名系统

ARP:地址解析协议  RARP:逆地址解析协议   ICMP:网际控制报文协议  IGMP:网际组管理协议

补充:

ARP:通过IP地址请求对方的MAC地址

RARP:通过MAC地址请求对方的IP地址

四、数据的封装过程与PDU(协议数据单元)

定义

应用程序数据在发送到物理网络之前,将沿着协议族从上往下一次封装。每层协议都将在上层协议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头部信息,以实现改成的功能。

五、数据的解封装过程

数据的解封装是从物理层开始自下而上地层层解封装,并且层与层之间不能交流,只能同层的拆掉同层的包头

六、各层间通信与设备与层的对应关系

七、总结

运用分层思想可以,更好的发现问题,从而更省时省力的去解决问题,数据在传输过程中,不断地进行着封装与解封装的过程, 中间设备属于哪一层就在哪一层对数据进行相关处理,从而实现设备的主要功能,这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研究网络中的设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