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1背景
无论在前面,我们学习hdfs,还是学习redis集群,我们都会使用到一个zookeeper进行选举。这导致了Redis的产生。
我们知道,在先前我们使用Zookeeper的时候,我们使用三个节点。一个leader节点和两个follower节点,进行选举。所以,在集群模式下,leader这个节点,理论上存在单点故障问题,但是实际上,这个leader确实是及其high available的。
Zookeeper有两种可运行的状态:1.可用状态。2.不可用状态。
不可用状态恢复到可用状态应该越来越好。
1.2.Zookeeper不是一个数据库
Zookeeper是一个文件系统,结构上是一个目录树结构(类似Linux的目录树),但是却没有文件和文件夹的定义,这个目录树的各个分支,实际上仅仅是一个node(节点),所以不能存很多的文件和数据。我们在观察一些老项目的时候,往往会看到这样的一个现象。分布式项目,在进行跃迁的时候,刚开始会使用zk进行存储数据,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,新的发展会剔除存储这个功能的使用,为什么呢?
zk在设计的时候,任何方向设计都是以“快速”优先,而速度快,往往带来的缺陷是在数据传输的时候,不能传输(大文件)。相反,我们学习过的redis,可以作为一个数据库进行使用。zk的node可以存储小量数据,这个数据量大小约1MB。
1.3.临时节点和持久节点
每个client在连接的客户端的时候,都会产生一个session。依托于session,我们可以知道,有的节点是临时节点和持久节点。
有了临时节点的存在,建立了一个会话,创建了一把锁,当session在得时候,锁就存在,当session消失的时候,锁就消失,这把锁不需要再去设计其他的业务逻辑代码。
1.4.特征&保障
2.1.获取源
wget https://mirrors.tuna.tsinghua.edu.cn/apache/zookeeper/stable/apache-zookeeper-3.5.5-bin.tar.gz
2.2.解压,移动到opt目录
tar -xf apache-zookeeper-3.5.5-bin.tar.gz
mv apache-zookeeper-3.5.5-bin zookeeper-3.5.5
mv zookeeper-3.5.5 /opt
2.3.修改配置文件
mv zoo_sample.cfg zoo.cfg
vim zoo.cfg
修改dataDir=/var/zk
server.1=192.168.118.151:2888:3888
server.2=192.168.118.152:2888:3888
server.3=192.168.118.153:2888:3888
server.4=192.168.118.154:2888:3888
mkdir /var/zk
echo 1 >> /var/zk/myid
echo 2 >> /var/zk/myid
echo 3 >> /var/zk/myid
echo 4 >> /var/zk/myid
2.4.修改ZOOKEEPER_HOME
vim /etc/profile
export ZOOKEEPER_HOME=/opt/zookeeper-3.5.5
export PATH=.:$PATH:$ZOOKEEPER_HOME/bin
source /etc/profile
2.5.开启zk
zkServer.sh start
2.6.开启zkcli.sh
zkcli.sh
2.7.zkcli.sh的使用
ls / 查看node
create /ooxx "" 创建一个ooxx节点
get -s /ooxx 获取一个ooxx
关于cZxid,mZxid,pZxid
这个/ooxx的数据最大1M,这个数据也是二进制安全的
cZxid是事务id,递增的。
cZxid,mZxid,pZxid 代表create modify parent
pZxid的子节点与最近一次创建/删除的时间,与本节点/子节点有关,与孙子节点无关
zkCli的每次会话都会创建一个SessionId,保存在日志文件中
端口的使用
手机扫一扫
移动阅读更方便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