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来说,控制器的设计,分为控制框架的选取,跟参数的优化。自适应控制、预测控制、模糊控制等,跟PID一样,是控制算法(我习惯称为控制框架)。
而粒子群、遗传算法(类似的还有蚁群算法、神经网络,还有机器学习、人工智能中的很多方法)是优化方法,本来跟控制没关系,只不过有时被拿来参数优化,本来就不是为控制器设计而发明的,只不过是在确定了控制框架之后,控制器的设计问题,转为一个优化问题。于是就用优化算法来解,问题是物理意义不明确,很难调出好效果,很多时候只是组合组合发论文,即使能用,也对模型的精度,以及优化指标的选取,要求很高。
这些所谓智能算法,其实只是优化算法,原本跟控制无关,只不过用来优化参数。在很多基于模型的控制器设计优化中,关键在于模型的精度跟优化指标,优化方法反而不那么重要。遗传、遗群、模拟退火、粒子群,都是为了发论文而组合的。话说回来,调不好,到底是方法本身的限制,不能用在这个问题上,还是自己没调好,谁都不知道。但一般很少听说这些优化算法,或者最近兴起的机器学习方法如神经网络等,在实际控制中有较典型的应用的。
其次,这些控制算法,都有实际的应用,但都不是用之天下而皆准。
像模糊控制、预测控制一般用于过程控制中的温度控制啥的。模型不太准确,噪声大,不能model的不确定性大;而控制要求更注重于稳态性能,比如variance较小。模糊控制在比如电饭煲、洗衣机什么的中有很多应用。
相比之下,预测控制(模型预测控制)的应用更广,特别是多入多出、有约束的,比如很多化工厂、发电厂什么的。很多国际上的大企业如壳牌都在用。更详细的说,一般底层用PID,处理单个plant动态的性能。PID上面用预测控制,把所有plants连起来考虑,同时考虑约束。预测控制更注重于整个系统的稳态性能。
而自适应控制、最优控制什么的,更多的用于模型较精确的比如航天、卫星、机器人、无人机的运动控制,跟电机马达挂钩的。控制要求更注重于动态性能,比如给你一个指令,你跟上的速度怎么样啥的。自适应控制则在一些航天飞船等要求更高的场合中有应用。
至于控制算法在电网中的应用,接触的不多,不敢说什么样的能用,什么样的不能用。企业用电侧优化控制,我也是一窍不通。但我刚开始学控制算法,也是看着这么多算法,理不清头绪。但我常寻找一些前辈,首先要在实际中摸爬滚打过的,同时有一定理论深度的,向他们取经。单纯懂理论的,往往钻入数学,控制的最多不过是matlab中的所谓plant。只懂工程的,则往往对理论中的一些好东西熟视无睹,而好的理论是磨刀不费砍柴工的。
但如果你能提供更详细的背景资料,也许我能回答得有针对性。现在我只能泛泛回答,因为怕做出错误引导。
作者:小心假设
链接: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22020678/answer/24399118
来源:知乎
著作权归作者所有。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,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手机扫一扫
移动阅读更方便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