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Linux】【Basis】Grub
阅读原文时间:2023年07月09日阅读:1

GRUB(Boot Loader):

1. grub: GRand Unified Bootloader

grub 0.x: grub legacy

grub 1.x: grub2

2. grub legacy:

2.1 运行阶段:

stage1: mbr

stage1_5: mbr之后的扇区,让stage1中的bootloader能识别stage2所在的分区上的文件系统;

stage2:磁盘分区(/boot/grub/)

      PS:stage2及内核等通常放置于一个基本磁盘分区;因为bootloader没法识别非常复杂的文件系统结构,如软raid或者卷组

2.2 功用:

(1) 提供菜单、并提供交互式接口

e: 编辑模式,用于编辑菜单;

c: 命令模式,交互式接口;

(2) 加载用户选择的内核或操作系统

允许传递参数给内核

可隐藏此菜单

(3) 为菜单提供了保护机制

为编辑菜单进行认证

为启用内核或操作系统进行认证

2.3 如何识别设备:

(hd#,#)

hd#: 磁盘编号,用数字表示;从0开始编号

#: 分区编号,用数字表示; 从0开始编号

    例如:(hd0,0)

2.3.1 grub的命令行接口

help: 获取帮助列表

help KEYWORD: 详细帮助信息

find (hd#,#)/PATH/TO/SOMEFILE:

root (hd#,#)

kernel /PATH/TO/KERNEL_FILE: 设定本次启动时用到的内核文件;额外还可以添加许多内核支持使用的cmdline参数;

例如:init=/path/to/init, selinux=0

initrd /PATH/TO/INITRAMFS_FILE: 设定为选定的内核提供额外文件的ramdisk;必须与内核版本完全匹配

boot: 引导启动选定的内核;

例子:``手动在grub命令行接口启动系统:

grub> root (hd#,#)

grub> kernel /vmlinuz-VERSION-RELEASE ro root=/dev/DEVICE

grub> initrd /initramfs-VERSION-RELEASE.img

grub> boot

2.3.2. 配置文件:/boot/grub/grub.conf<-- /etc/grub.conf

配置项:

default=#: 设定默认启动的菜单项;落单项(title)编号从0开始;

timeout=#:指定菜单项等待选项选择的时长;

splashimage=(hd#,#)/PATH/TO/XPM_PIC_FILE:指明菜单背景图片文件路径;

hiddenmenu:隐藏菜单;

password [--md5] STRING: 菜单编辑认证;

title TITLE:定义菜单项“标题”, 可出现多次;

root (hd#,#):grub查找stage2及kernel文件所在设备分区;为grub的“根”;

kernel /PATH/TO/VMLINUZ_FILE [PARAMETERS]:启动的内核

initrd /PATH/TO/INITRAMFS_FILE: 内核匹配的ramfs文件;

password [--md5] STRING: 启动选定的内核或操作系统时进行认证;使用grub-md5-crypt命令生成密码串

2.3.3. 进入单用户模式:

(1) 编辑grub菜单(选定要编辑的title,而后使用e命令);

(2) 在选定的kernel后附加

1, s, S或single都可以;

(3) 在kernel所在行,键入“b”命令;

2.3.4. 安装grub:

(1) grub-install

grub-install --root-directory=ROOT /dev/DISK

(2) grub

grub> root (hd#,#)

grub> setup (hd#)

3. 练习、为运行于虚拟机上的CentOS 6添加一块新硬件,提供两个主分区;

  (1) 为硬盘新建两个主分区;并为其安装grub;

  添加新硬盘,vmware上直接add new,选择new disk,然后各种下一步,下面是添加的硬盘

对/dev/sdb分区

分成了sdb1和sdb2两个主分区

格式化成ext4

创建文件夹并且把两块盘挂在文件夹上

安装grub在/dev/sdb1上

  (2) 为硬盘的第一个主分区提供内核和ramdisk文件; 为第二个分区提供rootfs;

吧当前系统的内核和ramdisk文件拷贝到新的boot目录下,注意名字要保持一致(版本号一致,不写也算一致)

  (3) 为rootfs提供bash、ls、cat程序及所依赖的库文件;

bash

ls,用循环的方式拷贝的

cp的就不截图了

for i in $(ldd /bin/cp|grep -o "/lib64/.*\ "); do \cp -f $i /mnt/root$i; done

测试下能不能用

  (4) 为grub提供配置文件;

  (5) 将新的硬盘设置为第一启动项并能够正常启动目标主机;

创建一个新的机器,使用刚才的磁盘作为硬盘,启动时候记得在内核的引导选项上加selinux=0